在心理学考研科目中有很多经典在理论知识点,在考试中也是经常容易出现的。今天文都比邻教研老师整理了以下几条经典理论,考生们可以对比一下在复习过程中是否都背诵到了呢。2020考研现场确认正在进行中,接下来就是认真备考准备初试喽。

  三色说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赫尔姆霍茨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的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更敏感。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三色说的缺陷在于该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和颜色负后效。

  四色说

  也叫对立过程理论或拮抗理论。黑林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着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如红绿视素,在红光作用下异化产生红色经验,在绿光作用下同化产生绿色经验。

  科学事实证明,在视网膜水平上存在着三种锥体细胞,颜色视觉遵循三色说;而在视觉系统更高的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视觉遵循四色说。两种理论都有其各自道理。

  频率理论

  提出者:罗•费尔德

  理论观点:外界声音的振动会引起耳蜗基底膜相同频率的振动,听神经所发放的神经脉冲,可以复制外界声音的频率,就像电话的收话机与接话机的关系,又叫电话理论。

  缺陷: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震动,人耳却能分辨每秒震动1000次以上,甚至20000次的声音,这是频率说所不能解释的。

  共鸣理论

  提出者:赫尔姆霍茨

  理论观点: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就行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它们分别与外界不同频率的震动发生共鸣。短纤维与频率高的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共鸣。基底膜的震动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又叫位置理论。

  缺陷:人耳能接受20Hz~20000Hz的震动,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的比例仅为10∶1,二者并不对应,因而根据并不充分。

  行波理论

  提出者:冯•贝克西

  理论观点:该理论发展了赫尔姆霍茨共鸣说的合理部分,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震动,这种震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又叫新位置理论。

  缺陷: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神经齐射理论

  提出者:韦弗尔

  理论观点: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一致的,在声音频率较高时,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做出反应,就需要神经纤维的联合“齐射”来加以反应了。

  缺陷:齐射理论只能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超过5000Hz时,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