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比邻创始人,文都比邻心理学考研赵云龙老师,腾讯视频就能搜索到赵云老师的很多心理学考研课程。今日分享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教你看次数分布表。

  次数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分为:

  1.简单次数分布表: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小的时候用,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

  2.分组次数分布表:适合数据个数和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时候用,数据量很大时,应该把所有的数据先划分在若干区间,然后按其数值大小划分到相应区域的组别内,分别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的个数,再用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1)编制步骤:

  ①求全距(R),即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的差距。

  ②定组距和组数。

  组距(i),任意一组的起点和终点的距离,根据全距来定。全距大,组距也可以大一些,一般取2、3、4、5、10、20等数值,这样便于计算。

  组数(K),分组数目,要根据数目的多少来确定,如果数据在100个以上,一般分10~20组。i=全距/K。

  ③列分组区间:即组限,一个组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组限有表述上下限(10~19;20~29)和精确上下限(9.5~19.499;19.5~29.499),一般书写时按照表述上下限,计算和分组时按照精确上下限。

  由于连续变量中一个特定的数值并不是代表一个点,而是对应实数的一个区间,对于上述10~19中10这个分数,实际上是代表的是9.5~11.5这一段区域,所以在次数分布表中,10~19这个组的下限是9.5而不是10。

  ④登次数:将数据登记到相应的组别内。

  ⑤算次数:计算各组次数和总次数并核对,然后写出组中值、次数、频数和百分次数。

  注:组中值为每组精确下限加上组距的二分之一,或精确上下限之和的一半。

  (2)评价

  ①优点:A.可将杂乱无章数据排列成序,以发现各数据的出现次数及分布状况。B.可显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和差异情况等。

  ②缺点:原始数据不见了,从而依据这样的统计表算出的平均值会与用原始数据算出的值有出入,出现误差,即归组效应。

  关注文都比邻考研官网,更多心理学考研备考知识,参考书目和历年真题等已更新。暑期将进入心理学考研备考冲刺阶段,文都比邻推出暑期强化集训营和半年定向集训营,欢迎留言咨询。【点击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