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比邻教研团队整理2021年教育学311统考考研真题预测完整版汇总,考前冲刺期为各位教育学考研人真题预测,才能更有底气上考场。接下来请看2021年教育学311考研真题预测之教育心理学第4-6章,文都比邻解读包括考情分析和真题预测。参加2021年教育学考研的考生认真复习,2022年教育学考研人可做复习资料。

  第四章 学习动机

  一、考点指南

知识点

题型

考查年份

频次

学习动机分类

选择

2007、2014、2018

3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简答

2019

1

论述

2016

1

需要层次理论

选择

2013、2019

2

简答

2020

1

期望价值理论

选择

2008

1

自我效能感理论

选择

2012

1

论述

2015、2018

2

成败归因理论

选择

2014、2016

2

辨析

2013

1

论述

2007、2020

2

目标定向理论

选择

2011、2019、2020

3

简答

2016

1

学习动机的激发

论述

2016

1

  二、考情分析

  通过分析311学硕近十几年(2007-2020年)的真题,可知:第四章的知识是重点学习章节,去年的考试当中只对需要层次理论、目标定向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进行了考察,因此,在学习本章节的知识时,要对已考过的知识有所侧重进行复习。

  三、真题预测

  一、选择题

  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反映的学习动机是( )

  A. 外部动机

  B. 一般动机

  C. 内部动机

  D. 附属动机

  答案:C

  2.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为了自我效能感,当个体取得学业成功时,应将其成功归因于( )

  A. 努力

  B. 能力

  C. 运气

  D. 方法

  答案:B

  3.奥苏贝尔认为最重要且最稳定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性动机 B.自我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

  答案:D

  二、简答题

  1.简述成就动机的自我价值理论。

  答案:

  (1)自我价值理论是由科温顿提出的,其认为当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人类会竭力维护。人类将自我接受作为先的追求,这种保护和防御以建立一个正面自我形象的倾向就是自我价值动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人们把成功看作是能力的展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如果成功难以追求,则以避免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

  (2)该理论采用四象限模型将动机类型划分为四种:

  ①高驱低避型(掌握定向者/成功定向者):这类学生拥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他们通过不断刻苦,努力发展自我,通常表现得自信机智。

  ②低驱高避型(逃避失败者):对于这类学生来说,逃避失败比对成功的期望更加重要,他们不一定存在学习问题,只是对课程的兴趣不高。

  ③高驱高避型(过度努力者):这类学生同时感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他们对某一项任务具有既追求又排斥的矛盾情绪,兼具前两种类型学生的特点。

  ④低驱低避型(失败接受者):对于这类学生来说,不仅不奢望成功,而且对失败没有羞耻和恐惧感。

  2.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1)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掌握目标的学习动机,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①设置明确的目标和达到方法。给学生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让学生知道掌握学习归因对他们来说有意义。

  ②设置榜样。以通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为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③利用学生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善于在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将其他活动上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上来。

  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的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⑤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由于不同的归因倾向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培养。

  (2)学习动机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①坚持以内部动机为主,外部动机为辅,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②妥善进行惩奖,维护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③采用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正确使用考试,竞赛与评比。

  ⑤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⑥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⑦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兴趣。

  ⑧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⑨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 知识的建构

  一、考点指南

知识点

题型

考查年份

频次

知识的表征

选择

2009

1

知识的类型

选择

2007、2008

2

辨析

2019

1

知识的建构机制

选择

2007、2008、2015、2020

4

概念的转变

选择

2008

1

论述

2011

1

知识的迁移

选择

2008、2009、2013、2015、2019、2020

6

简答

2015

1

论述

2017

1

  二、考情分析

  通过分析311学硕近十几年(2007-2020年)的真题,可知:第五章的知识建构在2020年考试主要是选择题,因此,针对本章节的学习,重点学习知识的建构和知识的迁移,今年的备考注意以大题的形式考察。

     三、真题预测

  一、选择题

  1.“概念转变”强调的是哪一种迁移(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自迁移

  D. 近迁移

  答案:B

  2.学习单词 collect 有助于学习 collective,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是( )

  A. 顺应性迁移

  B. 重组性迁移

  C. 水平迁移

  D. 特殊迁移

  答案:D

  3.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A.身体力行 B.闻过则喜

  C.触类旁通 D.见贤思齐

  答案:C

  4.程序性知识特有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 B.图式 C.产生式 D.故事脚本

  答案:C

  二、简答题

  1.简述概念转变及其影响因素

  (1)概念转变是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转变,其实质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

  (2)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

  ①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为克服错误概念,学习者需要理解新的科学概念,在理解的过程中,就依赖学习者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

  ②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经验背景。新概念学习总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背景,波斯纳等借用图尔敏的“概念生物圈”来表示影响概念转变的原有观念系统。具体包括:反例、类比与比喻、认识论信念、形而上学的信念与观点、其他领域的知识等。

  ③学生的动机、态度。具体包括:目标取向、兴趣与学科态度、自我效能感和控制点。

  ④课堂情境。课堂教学中的任务结构、权威机构、评价结构、课堂管理、教师的示范以及教师对新信息的处理方式等

  都会影响到学习者原有概念的转变。

  ⑤新概念的特征。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合理性及有效性都会影响到学习者原有概念的转变

  三、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洛克曾说:“我只认为研究数学一定会使人心获得推理的方法,当他们有机会时,

  就会把推理的方法移用到知识的其他部分去……所以,学习数学有无限的用处。”

  材料二:我们认为数学有利于训练推理能力、几何学有助于训练逻辑思维、拉丁语和希腊语

  对训练记忆力大有好处。 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 但只要

  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任何知识随时都可以被吸收。

  (1)以上观点反映了哪一种迁移理论? 简述其内容并进行简单评价。

  (2)试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学生迁移。

  答案:

  (1)该材料表达的是早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的主要观点。

  ①形式训练说是指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且学习的具体内容会遗忘,作用有限,形式训练重于学习内容。主张通过形式的训练而达到的官能的发展才能永 久,才能迁移到其他的知识学习并终生受用。

  ②该理论过分夸大了能力的作用,而忽略了知识本身的意义。

  (2)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促进学生迁移。

  ①确立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于学习目标有关的已有知识形成联想,产生先行组织者,从而促进迁移;

  ②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注意在各教学内容单元相对独立的前提下,体现各内容单元之间的内在逻辑性;

  ③在教学过程中,应具体分析所教授的内容适合于何种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是适合于共同要素的迁移还是原理、原则间的迁移;

  ④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出概括化的原理,培养和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解释概念原则时,应引用大量例证,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其内涵与外延;

  ⑤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概括化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学生掌握这些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促进迁移;

  ⑥利用反馈和归因控制,使学生形成对学校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避免消极心态产生消极迁移。

  第六章  技能的形成

  一、考点指南

知识点

题型

考查年份

频次

技能的概述

选择

2008

1

动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选择

2007、2010、2016

  3

简答

2013、2014、2018

3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选择

2007、2011、2019

3

辨析

2012

1

  二、考情分析

  通过分析311学硕近十几年(2007-2020年)的真题,可知:第六章技能的形成在2020年还没有考察到,因此,针对本章节的学习,重点掌握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形成,并对两种技能的概念进行区分。

  三、真题预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动作技能学习中练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练习包括有意义的重复和反馈

  B. 练习就是不断地重复

  C. 练习中存在高原现象

  D. 练习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快慢变化不大三种形式

  答案:B

  二、简答题

  1.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理论。

  答案:

  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内化”而实现的,学生的心智技能是外部物质活动转化到知觉、表象和概念水平的结果,这种转化过程包括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基础阶段:准备阶段,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之前了解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在其头脑中构成对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定向;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的活动,而物质化活动是利用实物的模象(如示意图、模型、标本等)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物质活动的一种变形;

  (3)有声言语阶段:不直接依赖实物或模象,而用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活动;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出声的言语开始向内部言语转化,是一种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即学生是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智力活动完成的最后阶段,具有压缩和自动化的特点。

  以上为2021年教育学311考研真题预测之教育心理学第4-6章。文都比邻专注于教育学考研和心理学考研辅导,考研初试后,还会推出真题解析和复试指导专题,欢迎持续关注文都比邻官网还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文都比邻教育学考研」,及时了解考研动态,文都比邻更多优惠课程等你加入。

  相关推荐

  [汇总]2021年教育学311统考考研真题预测完整版汇总